在改进中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协同研究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7-10-27浏览次数:0

[摘 要] 在改进中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协同研究,是提高课程教学实效的重要举措。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系统中不同要素、不同方面的协同,必将会产生各个独立要素、单一方面所无法达到的整体效应。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协同,主要表现在:以德育人与以德立身相协同、专业教育与思想教育相协同、知识教育与信仰教育相协同、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相协同、学科建设与课程建设相协同。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协同;马克思主义;教学

  

 

  在改进中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协同研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的一个新思想、新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进一步提出了以立德树人统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问题,在全程育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基础上,要求我们发挥立德树人在改进中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协同效应。[1]所谓协同效应,指的是一个系统中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合作,产生的大于各个独立要素单独作用效应的整体效应,通常被称为“1+1>2”。这一首先在管理学中得到应用的物理概念应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则说明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系统中不同要素、不同方面的协同作用,所带来的是各个独立要素、单一方面所无法达到的整体效应。本文主要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这一系统中的多要素进行组合,概括为五个方面的协同,探讨这些方面的协同对在改进中加强、创新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的作用和效应。

  一、以德育人与以德立身相协同

  以德育人是以立德树人统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以什么样的“德”育什么样的人是个首先必须搞清楚的问题。“德”随着中国历史和时代的发展有着极为丰富的内涵。“德”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从最初《易经》提出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到老子在《道德经》里所阐释的“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孔德之容,惟道是从”“上善若水”“天之道,损有余而奉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奉有余”“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夫唯不争,而无忧”,再到后来,孔子对人伦之德的阐述,如“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孟子在“仁”之心基础上,强调了“善”之性,即“恻隐之心,人皆有之”,荀子则阐释了天道与人伦的关系,得出“性恶论”与“教化说”。这一反映了“德”的历史演化的过程,说明了“德”的内涵是在不断发展的,“仁义礼智信”“忠孝节义”等观念构成了中华传统文化中“德”的基本内涵,仁爱之心,本善之性是其内核。随着时代和环境的变化,在社会主义中国发展的新的历史时期,“德”的内涵得到了进一步扩展,有了新的概括,即“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2](P3)包括了政治品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个人品德、家庭美德五个方面,还包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理想信念、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人的全面发展成为“德”的题中之意。

中国社会主义大学的高等教育,对任何专业人才的培养,是要把青年学生锻造成有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的人才,是要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后继有人,为此,必须要以德育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没有崇高理想和道德品质的人,掌握再多的知识也无法成为优秀的人才。俗话说:无德无才是废品,无德有才是危险品,有德无才是次品,而通过以德育人培养出来的人才应是有德有才的精品。因此,以德育人作为以立德树人统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

  以德育人虽然强调的是要把受教育者培养成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但却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如何在引导青年学生铸就理想信念、掌握丰富知识、锤炼高尚品格、成长成才上下功夫的要求。“教师承担着最庄严、最神圣的使命”,学问之师、品行之师是对教师的双重要求。德植于人,不仅是植于受教育者,更重要的是植于教育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作为青年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引路人,必须将以德育人统一于以德立身,先要立师德,“甘当人梯,甘当铺路石,以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2](P9)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问题时,从以德育人与以德立身的协同方面对教师提出了“四个坚持”的要求,即第一,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告诫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第二,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强调教师要成为学生做人的镜子,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高尚的人格魅力赢得学生敬仰,以模范的言行举止为学生树立榜样,把真善美的种子不断播撒到学生心中;第三,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要求教师既要耐得住寂寞,坐得了冷板凳,潜心研究学问、专注教书育人,也要以家国情怀关注社会现实,在实践中汲取养分、丰富思想;第四,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教导教师要区分政治问题和学术问题,对于学术问题既要能自由畅想、大胆假设、认真求证、敢于创新,也要有对国家、社会、学生负责的态度,防止造成学生思想认识的混乱和人生态度的消极。这四个方面既是对一般教师的要求,更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把以德育人与以德立身结合起来的要求。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做到以德育人与以德立身相协同,就必须把“四个坚持”融入“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中。首先,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崇高的敬业精神,在埋头学习和研究中做到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并且能够持之以恒地反复系统研读马克思主义,“真学真研”马克思主义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立身之本。其次,要有时代的责任和历史的使命,在立足社会实践、理论联系实际中领会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把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一脉相承、与时俱进,掌握思想真谛,“真懂”马克思主义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看家本领。再次,要有德行一致、教行统一、表里如一的风尚,把马克思主义内化到思想深处、外化到行动中,“真信”马克思主义的人格力量会托举着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获得感”,“真信”马克思主义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受到学生尊重的基本要求。最后,要有深邃的学术魅力和厚实的理论功底,把“真用”马克思主义落到实处,“真学”“真懂”“真信”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在于“真用”,即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真用”马克思主义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高教学效果的归宿所在。

  二、专业教育与思想教育相协同

  专业是我国高校的基本组织形式,表现为对知识的一种分工,专业教育是指适应社会需求,以培养从事某种专门技术和专门职业为目的的教育。因此,专业教育既反映了领域的特定性,也反映了水准的特定性。这里,不去考察专业教育的历史渊源,而只就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来说,专业教育表现在不同层次上。有的学者认为:“我国专业教育概念的覆盖领域比较广,至少可以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类指强调学科教育、不与学生将来就业直接对应的学术型专业教育;第二类指强调职业性的应用型专业教育;第三类指本科层次以上(研究生阶段)的专业教育,其中包括颁发专业学位、侧重培养应用人才的研究生教育。”[3]这一必赢体育专业教育的界定基本上是符合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事实的。显然,在本科生的专业教育中,除了有面向专门职业或行业人才培养的专业教育,也有与具体职业或行业不直接相关的专业教育,即学术型专业教育;在研究生的专业教育中,不仅包括了培养高度专业化、面向实践的应用型人才的专业教育,而且也包括了培养以研究为主的学术型人才的专业教育。以此分析为基础,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相对应的专业教育,目前主要体现于本科阶段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类人才的培养,以及研究生阶段从事研究和教学的学术型人才培养。

  在学术界必赢体育专业教育的研究中,学者们较为注重研究通识教育、人文教育、创业教育等与专业教育的融通问题,对思想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协同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重视不够。思想教育对于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来说,无论是培养应用型人才还是培养学术型人才,都事关社会主义高校如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毛泽东曾经说过,“思想和政治又是统帅,是灵魂”。[4](P351)专业教育中不注重思想教育,在培养人才上就必然会走偏。因此,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既是我国高校的特色,又是办好我国高校的优势。面对新形势新任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只能前进不能停滞,只能积极作为不能被动应对。

  在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深刻复杂变化、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频繁、价值观念多元多样、改革开放发展实践中的矛盾问题增多的情况下,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面临着各种挑战,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在专业教育中同样存在着加强思想教育的问题。这些研究生主要来自哲学、思想政治教育、经济学等各专业教育领域,他们虽然在四年本科的专业教育中接受过思想教育,但由于种种原因,他们的理想信念并不很坚定,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还没有牢固地树立起来,有的研究生“身在曹营心在汉”,存在着“在马不学马”“在马不研马”“在马不言马”“在马不懂马”“在马不信马”的现象,因而研究生阶段的专业教育中融入思想教育势在必行。这一方面折射出本科专业教育中思想教育的薄弱性,专业教育与思想教育存在“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思想教育融入专业教育不是一时一地之事,而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过程。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市场经济的逐利性,网络新媒体的挑战,拜金主义、金钱至上观念的流行,以及外来文化的渗透,都会对大学生的成长产生影响。大学生在由本科阶段走向研究生阶段的过程中,他们面临的各方面压力也会日益增大,特别是当他们与社会的接触日益增多时,遭遇到的挫折也会日益增多,从而对社会的满意度则会随之下降,如果在专业教育中不及时融入思想教育,他们就会从迷茫、困惑走向麻木、颓废,以至于丧失信仰。因此,专业教育必须与思想教育相协同,思想教育必须常抓不懈,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类专业的本科生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研究生中加强专业教育与思想教育的协同是必然的。

  马克思主义理论类专业的本科生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研究生,基本上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后备力量,决定着中、高等教育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成败得失,要把他们培育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优秀人才,专业教育固然重要,思想教育更不能缺失。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类专业的本科生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研究生的专业教育中融入思想教育,关键在于教师要引导他们热爱自己的专业,“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竹石》)。要引导他们在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过程中弄懂马克思主义,真正体会到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理论所具有的强大的真理力量,真正认识到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共产党找到了革命、建设、改革的正确道路,带来了社会的深刻变革,使人民拥有了巨大福祉,从而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研究问题,掌握科学的思维,得出合乎规律的看法。要引导他们树立担当意识,“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帮助他们锤炼坚强的意志和品格,不畏艰难困苦的挑战,排除各种干扰和诱惑,培养奋勇争先的进取精神,历练不怕失败的心理素质,保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敢于面对各种困难和挫折,在专业学习中升华思想境界。

  三、知识教育与信仰教育相协同

  任何课程的教学首先是知识教育,通过教学要让学生掌握课程知识,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教学也不例外。但应该看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给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目的,在于让他们通过课程学习能够树立起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树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因而它又表现为一种典型的信仰教育。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既不能走入单纯的知识教育的误区,因为每门课程所具有的知识特征和要求,都承载着信仰教育的目的,同时还必须避免掉入单纯的信仰教育的误区,因为对大学生的思想引领必须是通过知识教育的开展才可能有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必须把知识教育、能力教育和价值观教育结合起来,把思想引导和价值观塑造融入课程教学中,既要当好“经师”,更要当好“人师”。讲到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借助知识教育来实现信仰教育。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如何以知识教育为载体来达到信仰教育的目的,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难题。我们不妨从两个方面来做点尝试性的推进。

  首先,把理论知识寓于实践和生活之中,让理论知识直面社会实践和生活实际。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一直在讲的问题,关键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实践的变化,理论知识直面社会实践和生活实际的内涵也在发生变化。一方面,理论知识是在不断更新的。任何一种诞生在已有的思想、理论基础上的知识,都具有与时俱进的特点,都会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知识的问题是一个科学问题”,[5](P287)是前人经验的积累和概括,是科学地反映了客观的事物。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知识并不是指一般意义的科学知识,而是特指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即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和特点。把握理论知识不是背诵教条,而是要真正领会并掌握理论知识的精髓。把握理论知识,必须把握发展了、创新了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社会实践和生活实际又是多层面且不断变化的。大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水平、兴趣爱好和思想状况,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难点、疑点、敏感点等,这些不同层面的社会实践和生活实际,在不同时期不同范围不同方位是不同的。直面社会实践和生活实际,就是直面社会实践和生活实际的变化,捕捉其特点进行教学。知识直面社会实践和生活实际,如果停留在只是通俗易懂、生动形象地让大学生接受理论知识的层面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目的是难以实现的。知识直面社会实践和生活实际的实质则在于,要使大学生能够在接受知识教育中领悟到思想的精髓和理论的真谛,因此,从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取材、开发和利用大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紧扣大学生关心的热点话题、面对社会实践的矛盾和问题,将之与理论知识紧密结合进行教学,既有助于大学生在拓宽知识面、激发学习兴趣中正确认识社会问题,也有助于大学生通过把握教材以外的具有教育意义的信息资源,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理解,达到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法制观,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教学目的。

  在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在提到的“四个正确认识”中,以第二个正确认识的阐述,对我们如何让理论知识直面社会实践和生活实际予以了重要启示。他强调,在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条件下,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当代中国,理解中国特色,就必须拿事实说话。如农村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贫困问题是个世界性现象,反贫困问题是个世界性难题,也是现代国家面临的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一直是世界减贫事业的积极倡导者和有力推动者。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人民积极探索、顽强奋斗,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减贫道路。”[2](P718)中国也是一个农业大国,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农村,贫困问题长期困扰着城乡的协调发展。经过中国政府、社会各界、广大群众的共同努力,已有7亿多的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完成了全世界70%以上的减贫任务,成为世界上贫困发生率最低的国家之一。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农村贫困人口将全部脱贫。习近平指出:这是绝无仅有的历史性成就,这只有我们中国能做到,因为“我们坚持改革开放,保持经济快速增长,不断出台有利于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发展的政策,为大规模减贫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条件。我们坚持政府主导,把扶贫开发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开展大规模专项扶贫行动,针对特定人群组织实施妇女儿童、残疾人、少数民族发展规划。我们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把发展作为解决贫困的根本途径,既扶贫又扶志,调动扶贫对象的积极性,提高其发展能力,发挥其主体作用。我们坚持动员全社会参与,发挥中国制度优势,构建了政府、社会、市场协同推进的大扶贫格局,形成了跨地区、跨部门、跨单位、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多元主体的社会扶贫体系。我们坚持普惠政策和特惠政策相结合,先后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在加大对农村、农业、农民普惠政策支持的基础上,对贫困人口实施特惠政策,做到应扶尽扶、应保尽保。”[2](P718-719)西方国家和其他国家能做得到这些吗?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理论知识正是需要用这些事实来说话的,并且,对这些事实需要理直气壮地讲、深入透彻地讲,帮助大学生认识到月是故乡明,风景这边独好,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

  其次,把理论知识放入发展过程来考察,追本溯源、把握思路、吃透精神,即把大学生带入理论的思维路径、形成过程,让他们置身其中,自觉地去追问这个理论知识是怎么来的,它为什么是真理,要有对理论知识的形成过程、发展脉络、应用路径的分析。这不仅决定了教学内容的丰富性,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可以使大学生领略到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独特魅力。在“四个正确认识”中,第一个正确认识即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习近平的分析同样也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习近平强调,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本身就是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要认识它,就必须追溯它的思想源头,考察它的历史演进和现实实践。从提出社会主义思想到现在,有500年的时间了,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从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始到现在,也有60多年的时间了,经历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前进的过程。追溯思想源头、考察历史实践、把握理论脉络、概括其规律性,可以引导大学生真正认识到“共产主义渺茫论”“共产主义过时论”不是意识形态的偏见,就是历史的短见,“资本主义最终消亡、社会主义最终胜利”,“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道路是曲折的”,因而它“必然是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6](P117)从社会主义思想源头和历史演进的角度,从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发展和伟大实践的角度,引导大学生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必然性,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任务。

  四、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相协同

  当代社会,经济全球化的推进、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新媒体的普及和应用,改变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影响着人类的学习方式,从而也促进着教学方式的变革。新世纪以来,教学方式经历了由以教师“教”为主向以师生“教和学”为主的转变,经验式教学向现代化教学的转变,教学的单一形式向教学的多元形式的转变过程,“翻转课堂”、参与式学习、移动学习、微型学习、检索式学习等成为现今大学重要的教学方式。在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实践中,教学方式的改革备受青睐,并取得了极大的成效,教学平台、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丰富多样、异彩纷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的提高确实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信息技术手段引入课堂,通过与课程的整合,创设情境化教学环境和数字化学习支持条件,激发了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微课”引入课堂,问题聚集,主题突出,设计精致,发挥了大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素材型教学资源引入课堂,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情景,形成理论与实践的对接,实现了大学生必赢体育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内化;对话式互动方式引入课堂,改变了单项信息叠加式教学状况,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换与分享,使大学生在多视界的观念沟通中形成了深入思考的学习习惯;网络信息交流平台在课程教学中的开放,重视信息化学习工具的搜索、开发和利用,通过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开展学习结果分享与学习经验交流,扩充教学信息的流通量与信息交换形式,激发多视角的智慧碰撞,调动了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兴趣。有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实施了模块化主题式教学模式,以完整的主题教学单元,在整体吃透教材的基础上,追求专题意义的整合,引导大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

  教学方式作为师生为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所采取的措施,在传授知识、发展智力、实现价值引领、提高教学实效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毋庸置疑,教学方式反映的是“如何教”问题,但是,“教什么”则是前提和基础,它直接决定着教学目标的实现、人才培养的质量。“如何教”与“教什么”是无法分开的,脱离教学内容的教学方式是没有意义的。但是,目前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改革实践中,却一定程度地存在着偏重于教学方式改革而淡化教学内容研究的状况,有些课堂虽然教学方式新颖别致,但教学内容却缺少针对性、疏于设计,甚至缺乏科研成果的转化、缺乏理论的前沿性。我们都很清楚,为了能够把抽象寓于生动之中、把枯燥寓于鲜活之中,把枯燥抽象的理论变成鲜活形象和喜闻乐见的知识,所采用的创新性的教学方式,无疑能起到便于大学生接受理论的作用,然而,任何一节课,如果在教学内容上出现了偏差,即使教学方式很精彩,课堂气氛很热烈,其教学效果也是要打折扣的。要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散发出“魅力”,使大学生能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回味无穷”,有真正的“获得感”,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的协调是尤为重要的。因此,在改进中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必须反对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二者各执一端、偏废一方。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和基本经验,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最新进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对大学生开展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社会主义的政治教育。面对社会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趋活跃、主流和非主流同时并存、社会思潮纷纭激荡的新形势,面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国际发展环境深刻变化的新形势,面对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各种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不断呈现、各类风险和挑战不断增多的新形势,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新形势,面对全面从严治党进入重要阶段、党面临的风险和考验集中显现的新形势,如何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如何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如何提高改革决策水平、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如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文化软实力、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如何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使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7]等等,都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必须直面的问题。

  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可能需要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第一,形成科学合理的课程内容体系。课程内容体系的形成是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的结果,是教学设计的载体,因此,研究教材体系、吃透教材内容、把握教材精神是基础,整合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教案是过程。为此,一要在坚持教材内容的基础上重新梳理、整合教学内容,可以打破教材的章节结构进行教案的构思;二要在整合教材内容中抓住教材内容的重点,融入大量实际材料形成教案;三要以大学生的学习接受为出发点,确定他们的需求和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创设达到教学目标的情境和环境的教学设计。第二,更新和充实课程教学的内容。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动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优化不仅要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内在精神,更重要的是要有鲜明的针对性和现实性,要敢于直面社会变化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并以科学的理论分析和解答这些问题,要反映国内外理论界的最新动态,要及时融入中国共产党必赢体育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使课程教学体现时代特点、社会现实和思想导向性,增强教学内容的说服力。第三,研究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科学和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终于问题——愈来愈深化的问题,愈来愈能启发新问题的问题。”[8](P318)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是教学内容的主体,认真研究并解决这些“重难点”问题,开展“重难点”的教学,体现的是教师驾驭课程内容教学的能力。因此,在研究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时,一方面要注重对“重难点”进行理论分析上的推导,另一方面也要注重对“重难点”进行相关的、适度的展开与延伸性分析,从而使大学生基于理解和拓展性学习,思考、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

  五、学科建设与课程建设相协同

  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还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课程建设的协同,使学科建设与课程建设达到融合状态,共同肩负起立德树人的重任。学科是课程的支撑,课程融入学科之中,二者的协同在改进和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教学思路、教学方法、教学的各环节上,产生的必将是大于各自单独作用效应的整体效应。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经过10多年的发展,在学科体系、学科方向、研究范围、人才培养等方面建设成效显著,特别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学科和课程建设中增强了专业的归属感和学理的支撑力。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这样一个事实,即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两张皮”的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今天,当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来看这个问题时,可以有一些推进二者协同的新的着力点。

  第一,以整体的理念推进学科建设与课程建设的协同。无论是在建设内容上还是在建设主体上,整体的理念对于在改进中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都是极为重要的。从建设内容上看,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从内容到方式、从话语把握到各环节掌控的建设,都需要通过学科的理论科研、教学科研、宣传科研、行动科研来完成,都需要我们把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提到学科建设的高度来进行,从而使教学充分体现出准确性、科学性、系统性、时代性、前沿性的特点;另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四门课程的整体建设意义,即科学原理与科学精神的统一、理论原理及其运用与理论发展的统一等,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所属的六个二级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存在着一种内在联系,虽然课程与学科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但是,各二级学科的建设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四门课程建设所提供的学科支撑具有整体意义,学科的整体建设与课程的整体建设具有联动性。从建设主体上看,学科建设的队伍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队伍是一支力量,尽管学科建设者绝大部分是课程教学者,而课程教学者并非绝大部分是学科建设者,但是,以这支力量的合力来立德树人,其效果是聚合的,也是最佳的。要让信仰坚定、学识渊博、理论功底深厚的教师上思想政治理论课讲台,不经过学科的训练,恐怕是很难实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在解决了教师专业归属的同时,也提出了教师的专业化建设问题,例如,如何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教师的专业背景,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专业基础,如何进行高质量的教学,增强课程的说服力、感染力,如何使课程始终具有新鲜的内容和现实性,充满时代感,如何使教学方式始终具有创新性,增强大学生的“获得感”,等等。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必须建立在学科建设不断加强的基础之上。

  第二,以开放的视野推进学科建设与课程建设的协同。无论是学科建设还是课程建设,开放的视野对于促进二者的协同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对学科和课程来说,开放意味着打破狭隘观念、拓宽发展视野。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中,加强与相关学科的交流与合作、与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对话与碰撞、与各种错误思潮和错误观点的斗争和交锋,有利于学科的发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中,充分利用学科发展的有利环境,以学科群的优势编好教材,加强教学内容的研究,优化教学组织形式建设,完善教学各环节质量监控机制,都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的重要方面。学科间的交流与合作,既有利于学科的理论和学术的借鉴,方法和视野的拓展,催生新的研究方向,开创前沿的研究领域,促进学科结构优化,保持学科的活力与优势,也可以通过以其他学科为参照,在汲取其他学科知识、方法的同时,审视自己的不足,丰富和深化自己的内涵,从而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强有力的学理支撑。对学科和课程来说,开放还意味着打破保守观念、重视跨界发展。走出自说自话、封闭发展的圈子,在学科群中发展自身,在冲破与相关学科交流与合作障碍的基础上,体现学科间的综合优势,加强学科之间的交叉与渗透,发挥学科的引领作用,从而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跨界发展奠定重要基础,使其他学科、其他课程都能在自己的“地盘”上,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育人功能,做到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第三,以多种平台的建设推进学科建设与课程建设的协同。无论学科建设还是课程建设,多种平台的建设对于促进二者的协同发展具有不可多得的作用。从目前来看,多种平台的建设主要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和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上。马克思主义学院是学科与课程协同的载体。学院建设的目标即卓越人才的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党的思想理论的宣讲、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家的培育等,与学科和课程协同建设的目标相一致,学院建设的内在要求和范围涵盖了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构筑学科和课程高地、推出学科和课程精品、培育学科和课程新人”是学院建设应有的气魄,高地、精品、新人,既是学院建设的气魄,也是学科与课程协同建设的气魄,改变学科与课程“两张皮”现象主要靠学院建设。学院、学科、课程“三个建设”的联动,既有利于学院发展,也有利于学科发展,更有利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是国家的宏观顶层设计,但它也是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协同发展的重要平台。它以多主体、多要素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形成“学科集群”,从而形成综合实力,围绕特定的“问题”,进行跨领域、跨学科、跨范围、跨区域等的创新性的攻关研究,促进“成果集群”的产生,以提升人才、科研、学科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可见,协同创新中心这一平台的建设,可以有力推动学科与课程的深度融合,强化学科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服务的功能,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素质,增强教学的实效。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2] 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3] 黄福涛.高等必赢体育专业教育:历史与比较的视角[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6,(4).

[4] 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5] 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6] 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7] 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9(2).

[8] [英]卡尔?波普尔.猜想与反驳——科学知识的增长[M].傅季重,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7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