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的理论研究

发布者:徐德郑发布时间:2018-03-13浏览次数:1

摘要:

本文通过对在校大学生英语学习的现状进行研究,从而得出英语学习策略训练的五种方法。本文重点介绍了不同的学习策略训练特点,并对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英语学习策略理论语言
  一、英语学习策略调整需求
 在近几十年中,英语指导的重点出现明显的变化,即向满足个体学生的需要发展。英语教师调整指导方法,努力实现多种语言的、交际的和社会文化的目标,进而适应课堂上的语言学习者的需求。
  二、英语学习策略的五种方法
近年来,适应于英语教学策略训练的各种教学模式已经投入实践,主要包括以下五种方法:
 (一)一般学习技能课程
 大多数大学都提供一些教学计划以帮助学生提高一般学习技能,这些计划有时适用于进行教学试验的学生,但也适用于那些已经成功还想进一步改进学习习惯的学生。这种计划对具有积极主动性的学生更有帮助。他们在把学习技能运用到课堂内容中有一定的经验,并且能帮助学习者对学习过程的一般意识有所提高,即使这种训练不是在语言学习环境中进行的,参与训练的学生也会成为效率更高的语言学习者。
 (二)讲座和讨论
 这种训练也称作意识提高或熟悉训练,它经常由孤立的演讲和讨论组成,而且通常是在常规语言课堂指导外进行,意识训练被描述成一个计划。在这一计划中,“参与者变得了解和熟识语言学习策略的一般印象,这些策略能帮助他们完成各种语言任务的方式”。然而在意识训练中,参与者不必把这些策略应用于实际的现场语言任务中。
 (三)策略讲习班
 短期讲习班包含另外一种更集中的方式来增强学习者的策略意识,目的是帮助所有年龄的语言学习者对自己的进步负更大的责任。在演讲中训练被描述成对学习者的“醒来的召唤”,其间新信息、幽默和友善的哄骗等手段相结合,以便使学习者在语言学习方面从非常消极,甚至是无动于衷的角色转变为更积极的人。
 (四)伙伴辅导
 伙伴辅导始于19 世纪 70 年代的欧洲,又通过美国传入很多的大学。这种体系被描述成“直接语言互换”项目,也就是将不同语言背景的学生组织到一起,大家之间相互辅导。并要求这些学生有固定的讨论会时间,这样他们可以交换教师和学生的角色,二者都尝试到,而且两种语言必须分开使用,并保证给这两种语言分配均等的时间。

另外一种伙伴交谈会议的方式,就是将学习同一种语言的学生,不管其水平高低,组织到一起,定期举行学习会议。那些已经完成所学语言课程的学生也被邀请参加到会议中来,以便保持他们在语言上的流畅性。水平不高的学生也可以从那些学得很好的人中学到经验,而水平高的学生也能受益于频繁的语言实践。
 (五)将策略训练编入教科书
 许多英语教科书已经开始潜移默化地将策略训练的方法运用到了课堂授课当中,并编入了语言教学课程,这些教学策略如果不能清晰、明确地说明,那么对于教师(或者教科书)本身对教学策略方法的解释、仿效运用,强化理解都是很不利的。因此,语言教师必须明确学习者对于这些策略训练方法的认识,加强他们对这些学习方法的运用,使他们真正理解系统策略训练使用的目的。有一些语言教科书,对策略训练的广泛开展和不断取得进展做出了贡献,这些教科书都将策略训练作为语言课程本身的一个内容,他们都有具体的强化训练方法,并对提出的各项训练方法和效果做了明确的说明。
  三、学习策略的选择
  首先,应选择适于学习者个性和需要的策略。一些教师和管理者会自己设定方法来决定执行任务的策略而使课程与众不同。在识别和选择适当的策略训练上需要考虑学习者的个性特点:喜欢的学习风格,个人性格,文化教育背景,年龄,性别,职业定位,早期语言学习,动机情况与种类。此外,还有相关需求因素,如学习目标和在语言课堂 上要求的学习任务种类。
 其次,训练是着重于各种各样的策略还是只涉及某些方法或二者兼有,如先向学习者提供大量方法,然后集中于学习者自主选择。因为训练策略的一个基本目的就是鼓励学习者使用自己的方法,所以最后一种方法也许最合适。这种决策也许受以下方面影响:策略训练需要的时间,训练计划的拟定草案和个体学习者短期或长期的需要。
 最后,课程是集中于口语发音、提高阅读技巧或是倾向于全面技巧方法,选择策略的种类和需要往往具有决定作用,因此介于二者之间较合适。
  四、结论
 策略训练的目标是帮助学习者在学习英语时可以更成功,学习者越早投入训练过程,从显性指导到使用自我指导策略这一转变便越容易。培养学生们的自主性,以利于学生在离开语言课堂后,可以继续他们的学习。学生接受了策略训练之后,能根据所需完成任务的情况,有意识、有目的地选用恰当的策略,并能独立、自主地承担起学习的责任。(作者 张晓玉)

参考文献
  1. Andrew D. Cohen Strategies in Learning and Using a seconl Langnage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11-104
  2. Bao, Zhiming. The origins of empty categories in Singapore English [J].Journal of Pidgin and Cre-ole Languages, 2001.16:275-319

3. Bialystok, E. Communication strategies: A Psychological analysis of second-language use. Oxford: Basil Blackwell.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