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起居与传统养生
吃——宜清淡 讲五性
饮食一是要适量清淡,吃饭的量恰到好处补气,吃多了伤气;味道过厚伤气,味道清淡补气。二是要看食物的属性和身体的需要,任何可食之物都有寒、热、温、凉、平五种属性,体内热时应吃凉性的,如胃热,应吃寒性的香蕉;体内凉时应吃热性的,如胃凉,应喝热性的姜汤。每年立秋至秋分之间气候燥热,吃辛辣之物,易引发胃和大肠燥热火气上攻,导致耳聋、耳鸣等症。脾胃虚、便稀时不要吃水果,气盛、便干时多吃水果。
喝——酒适量 茶有别
饮酒要遵循规律:一是适量,过量而又不能及时代谢出去,会损害内脏。二是立春至春分、立秋至秋分,要慎喝白酒。这两段时间喝白酒,易引起内脏燥热。
喝茶有益健康。茶的一大功能是去秽气。经常喝茶可去人身的异味。茶业分不同的品种不同的性。绿茶性凉,适合胃热的人喝;花茶是用茉莉花等熏制的茶叶,茉莉花性温,胃寒的人喝茉莉花茶暖胃;红茶性温助消化,胃凉的人喝有助于暖胃;乌龙茶有绿茶和红茶的特点,属于平性。
睡——顺四时 有节律
睡觉与起床都要科学把握时间。
一年有四季,一天也有四季。一天是一年的浓缩。因此,人一天的生活节律与一天“春、夏、秋、冬”的变化要符合。晚9点到凌晨3点是一天的冬季,叫日冬;凌晨3点到上午9点是一天的春季,叫日春;上午9点到下午3点是一天的夏季,叫日夏;下午点3到晚上9点是一天的秋季,叫日秋。
晚9点“立冬”。到了晚9点,天地睡了,如果人不睡,如同人与天地做“拔河”游戏。“人力不及天力”,“拔河”的结果是天必胜人。人的身体变化节律与天地运行节律相吻合,才可以“借天力还以人力”。
夜里睡得过晚会伤胆气。23点至1点是子时,胆经最旺。人在睡眠中养蓄了胆气,如果不睡觉消耗了胆气,严重者出现“怯症”,即是现代医学讲的抑郁症。
晚9点至凌晨3点是人最佳的睡眠时间段。其它时间段的睡眠难以代替“日冬”。
起床的时间同样应当顺时。
凌晨3点是一天的“立春”,6点是一天的“春分”。天地在3点醒了,人体的细胞在这个时空感应下也醒了。在每天3点至5点之间醒了无需再睡,有时候反而越睡越累。天醒人不起床,也如同“拔河”,人是拔不过天地的。5点前还没有起床,6点“春分”人的神就出不来,使人精神不足。
此外,睡觉的房间不宜太大,主要是为聚集阳气。传统养生讲究睡觉一定要关好门窗。夏天再热也不要开电扇和空调睡觉。人睡着了身体表面会形成阳气保护层。如果风把这层阳气吹散了,体内还会补充。循环往复淘干阳气,早上起来浑身没劲,面色黄,头如布裹。
行——动适度 晨散布
行走也要讲辩证。走路时应该把所有的精力放在腿上。神可调动气;气可以调动神,灌注到腿的关节之中。人体中流动的水分叫津液,津比较稀薄贯穿于肌肤之中,体温热时走汗道,体温凉时走尿道。液比较稠贯穿于人的筋骨之中,润滑关节。如果人走路精力不在腿上,胯关节、膝关节、踝关节,这些“人体轴承”得不到充足的润滑油,时间久了,会把关节磨坏。
行走的时间要放在早晨。早晨为春,春主动;肝主动,应春,主管筋脉,早晨动使筋脉条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