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课赛证创”综合育人模式探索与实践

发布者:李晓发布时间:2024-05-20浏览次数:12

节选自《职业技术教育》2024年第5期)

 一、“岗课赛证创”综合育人模式建构

 (一)将创新创业教育元素融入“岗课赛证”的必要性

 1.国家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必赢体育深化高等必赢体育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对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工作作出全面部署。2017年7月,国务院印发《必赢体育强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发展的意见》,要求“加强科研机构、高校、企业、创客等主体协同,形成创新创业多元主体合力汇聚、活力迸发的良性格局”。2018年9月,国务院印发《必赢体育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更是强调要把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课程纳入高校必修课体系。2021年10月,为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增强创新活力,国务院办公厅又印发《必赢体育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截至目前,教育部已经举办了9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不断推进高校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教育活动全过程。

 2.时代发展需要具备“创新创业”素质的人才

 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创业是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创新和创业相连一体、共生共存。数字化、智能化背景下传统产业面临深度调整,并催生了社会生产组织形式的颠覆性嬗变,基于职业岗位(群)的创新创业素养成为技术人才的通用性基本能力。以外贸产业为例,不断兴起的各大跨境电商平台打通了企业内外贸一体化的链路,形成了数字化的全球供应链和创新链。传统的线下业务交易比例不断下降,线上的跨境电商零售化模式不断发展。而数字贸易场域下跨境电商运营岗位尤其需要学生具备数据分析能力、新产品开发能力、新媒体整合营销能力、新市场开拓能力等,而这些能力的培养需要通过“创新创业”这一载体来实现。

 (二)“岗课赛证创”综合育人模式建构的理论依据

 1.协同理论

 协同理论是德国物理学家哈肯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协同理论认为,每个系统都是由各个子系统构成的整体,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协调性、平衡性,决定了整体系统的稳定性和发展水平。协同效应是指由于协同作用而产生的结果,指复杂系统内部的大量子系统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整体协作效应。“岗课赛证创”涉及政府、高校、行业、企业、培训机构五个不同的要素主体,根据协同理论可视为一个新的系统工程。政府、高校、行业、企业、培训机构等多元主体紧密协作,从最初的离散状态逐步演进到最佳的合作状态,促进各方优势的发挥,从而形成合力。在这个系统中,高校是最关键的一环,因此高校要注重发挥自身的引领、协调及纽带作用,做好与行业、企业、政府、机构及学生等的沟通,围绕人才培养目标,齐心协力,发挥各自功能,最终产生“1+1>2”的协同效应。

 2.跨界整合理论

 跨界整合理论由姜大源先生率先提出,该理论强调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本质链接,强调不同领域的要素跨越各自边界,互相融合。教育系统与生产系统本身存在价值取向、运行流程、要素配置模式、评价机制等方面的根本性差异,具有不可调和性。但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入,特别是创新创业实践生态的构建,能够充分发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更好地促进项目、产品、市场、供应链等产业核心要素在必赢体育教育生态中的自然集聚,实现教学型生产系统和生产性教学系统的有机统一,大幅提升产教融合水平。跨界思维的本质就是多维竞争力,各方可将自己擅长的能力、资源进行多维度融合,政府的优势在于资源集成,高校的优势在于人才培养,而行业、企业、培训机构的优势在于真实的工作环境、场地及设施。各方基于共同的人才培养目标,将不同的元素进行融合、互相渗透,共同发力,共同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

 (三)“岗课赛证创”综合育人模式主要内涵

 “岗课赛证创”原本是5个独立的要素和环节,有机融通的前提是科学把握逻辑主线,明晰各自角色功能定位与相互作用机理,从而形成良性运行的动态闭环。第一,“岗”是育人模式的逻辑起点。“岗”是课的基础,是课程体系设计与开发的逻辑起点,是行业对于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需求标准。企业岗位对于人才所需的知识、技能、素养能力决定了高校的课程设置,通过对外贸行业人才需求的深入调研,明确对应职业岗位群典型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需求,从而精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科学构建专业课程体系。第二,“课”是“三教改革”的基石。“课”是指课程及教学体系,高职课程应根据对应岗位的核心职业能力,紧跟行业的最新发展趋势,建立“双元双师”的模块化教学体系。“课”是“岗课赛证创”融合模式人才培养的基本落脚点,是“三教改革”的基石。第三,“赛”是技能学习的标杆。“赛”包括各级各类职业技能竞赛、专业竞赛。通过参与“国家、省、市、校”四级比赛,学生兴趣得到激发、能力得到锻炼,实践操作、创新创业水平得到提升。第四,“证”是课程学习的检验。“证”包括“1+X”证书、专业资格证书、从业资格证等,能够实现对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水平的检验。第五,“创”是人才培养的提升。通过创新创业实践化教学建设,学生通过融入专业课程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块习得创业知识和技能,并通过“第二课堂”、实践类课程等环节实现进一步内化,从而提升创新创业综合素养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总之,“岗课赛证创”综合育人模式立足“跨界、整合、协同”理念,集聚政府、企业、社会等多方力量,共同培养高技能人才。在必赢体育统筹主导下,实现行业、企业和社会机构的产业资源、实训场地、竞赛平台、创业环境等要素的有效集聚,实现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育链与产业链、技术链和创业链的精密衔接,见图1。

图1“岗课赛证创”综合育人模式

二、“岗课赛证创”综合育人模式的实践路径

 (一)健全“岗课赛证创”协同机制

 “岗课赛证创”育人模式的有效运行需要政府、高校、行业、企业、机构等主体之间的密切配合,因此建立多方协同机制非常必要。通过该机制,一方面高校在课程体系的重构、双元模块化教师队伍的建设、产教融合的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氛围的营造等方面起到主导作用,另一方面在创业项目设计、比赛团队孵化、技能证书培训、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与其他主体之间密切协作,通过互相合作、协同发展,共同推进“岗课赛证创”综合育人。

 (二)重构岗课融合教学内容

 依据行业岗位标准,精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以岗位真实运营流程为主线重构教学内容。以跨境电商实务课程为例,以产教融合公司岗位的真实项目为任务,将教学内容重构为“‘三阶段’(售前准备、售中运营、售后服务)、‘五项目’(选品上架、诊断优化、营销推广、跨境物流、跨境客服)”,重构后的教学内容遵循真实速卖通店铺的运营流程,实时更新融入最新的运营规则、运营技巧,推进岗课的紧密衔接。学生通过“识岗—仿岗—跟岗—顶岗”的岗位任务学习,逐步从运营新手成长为能手。

 (三)建设高水平结构化师资队伍

 一方面,大力引进有专业从业经验的、创新创业从业经历的教师,扩充专业教师队伍,提升教师的跨学科教授能力、实践操作引导能力;另一方面,通过搭建平台和强化激励,引导专业教师积极参与各类培训,选拔教师不定期到专业对口企业挂职锻炼,不断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由优秀的专业教师、优秀的行业专家作为教学能师和创新创业导师,共同开发岗位标准、课程标准,共同建设教学资源及实践课程,共同指导技能竞赛,共同推进就业创业。

 (四)推进“研训创”真实项目教学

 基于企业真实项目实施课程教学,按照课前“真实项目·研”、课中“真实平台·训”、课后“真实店铺·创”三个阶段组织教学,将学生的能力培养与创业实践有机结合,提升学生的学习沉浸感、实践真实感及成就感。按照公司化的运营模式对学生进行分组,学生在速卖通平台上开展实战训练,课前完成“研、学、练”,体验知识与技能的要点;课中通过“导—探—解—练—评”,在实战中掌握产品详情页制作、直通车数据分析、店铺营销活动策划、跨境电商客户纠纷应对等运营能力;课后通过合伙人模式,深入开展真实店铺创业实践,提升综合运营能力。“研训创”真实项目教学见图2。


图2“研训创”真实项目教学模式

 (五)强化创新创业的引领作用

 围绕“岗课赛证”四个环节,分别注入和强化“创”的元素。针对“岗”,在人才培养目标中,明确提出国贸专业培养的人才须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创业意识,凸显创新创业元素的培养和熏陶。针对“课”,国贸专业大一阶段开设《创新创业教育》通识课,帮助学生树立家国情怀,激发学生创业热情,提高学生创业意识,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与创新精神,提升学生创业实践能力;大二阶段开设《创业者管理能力》《创业融资实务》等课程,使学生能够清晰认识到创业的重要性,掌握创业基本知识、创业者管理领导能力,树立正确的创业意识和创业成败观;在大三阶段,依托国家级众创空间,开展创业实践孵化或岗位实习,实施以创业计划书、跨境电商运营方案等替代论文的毕业设计改革方案。针对“赛”,在技能竞赛环节,通过跨境电商等比赛的强化环节,以及“互联网+”“挑战杯”等赛事的补充,着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团队合作精神等。针对“证”,通过“1+X”专业考证集训,锤炼学生的实事求是、工匠精神等职业素养和开拓创新能力。

 (六)实施多元多维考核评价

 围绕“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的新时代育人使命,有针对性地开展“多元多维度”全过程评价,见图3。构建由行业企业专家、必赢体育教师、竞赛组委会成员、证书机构培训师、创业指导专家等组成的多元评价共同体。以《跨境电商运营》课程考核为例,依托跨境电商真实平台、模拟实训平台等实时跟踪学生学习、训练的情况,及时给出评价反馈。建立“知识学习(30%)+项目技能(40%)+思政素养(30%)”的评价体系。在考核评价中融入思政素养,激励学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潜移默化地培养他们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公平诚信的商业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