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法律角度讲网络对大学生的危害

【时间:2020-08-23】【字号:

 据网络统计,目前,在我国的网民中,21—35岁的占88.4%,大专学历以上的占86%”。由此可见,中国互联网使用的主要人群是青年学生,尤其是我们大学生。随着互联网在高校校园的日益普及,网络的负面影响——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在大学生群体中也日渐凸现。 

一、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危害性

  互联网的普及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不言而喻,其开放性、平等性和互动性为大学生开创了一个全新的网络环境,提供了一个便利的交流平台。在这个虚拟的网络里,大学生可以尽情展示自我个性,发挥自我想象,追求自我超越,体验自我成功。但同时,网络的虚拟性、隐蔽性和无约束性之特征又极大地助长了学生的侥幸与放纵心理。许多大学生由于忽视网络文明而导致网络道德失范,进而引发网络犯罪,使之成为一个新的社会问题。实际上,网络道德失范已经不是一种简单的错误行为,它是当代大学生道德意识和品德心理畸形发展的具体反映,这种行为从某种角度折射出了大学生内心的诸多问题,极具危害性。

  首先,网络道德失范易导致大学生人格发展错位。在人格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环境是仅次于个性的第二大因素。大学生正处在身心急剧发展和自我意识分化,矛盾逐渐走向统一的特殊时期,大学阶段是人格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良好有序的环境对于大学生人格健康发展至关重要。由于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恶化了网络环境,不利的网络环境反过来又影响着学生身心发展。网络的匿名和隐蔽性给学生提供了极大的自由空间,在网络虚拟空间里学生完全展示着个性和本我的一面,浏览暴力、恐怖和色情的信息,畅谈性的自由与开放已是明目张胆。网络中良莠不分、藏污纳垢导致许多大学生在虚拟世界中迷失自我。在网络环境中,大学生们遵循着快乐的原则,追求着感官的刺激,自由的发表观点可以不考虑社会规范和道德。然而,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必须接受来自社会舆论的监督,按照社会人的标准和道德原则生活和行事。网络内外的这种“双重道德标准”极易使涉世未深的大学生价值观念扭曲,思想意识模糊。在虚拟的空间追求低级而无限的刺激,甚至沦为网络的奴隶,网络失范容易导致人格缺陷,甚至形成青年学生的人格发展错位。据资料显示,很多大学生希望自己在网上成为和现实生活中不一样的人,这正是学生人格缺陷的具体反映。

  其次,网络道德失范易导致大学生品德心理畸形发展。大学阶段是青年学生个体道德由他律向自律发展和转化的重要时期。良好品德心理的形成,需要知、情、意、行四种心理成分共同促进,以及内外途径综合作用。由于种种原因,家长逐渐失去对学生的影响,必赢体育德育工作因其方式单一性和内容政治化的局限又慢慢丧失了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因此,学生个体在自身社会化中扮演着十分重要角色。但是,很多学生并非积极努力去适应现实生活,而是沉迷于网络。在虚拟的网络社会里,学生肆意放纵自己。在思想内容上大肆宣扬西方意识形态,传播色情、暴力、迷信等颓废庸俗内容;在行为上发表反动言论、恶意攻击、谩骂他人甚至发展畸形的网恋;在经济利益上实施网络诈骗、偷窃他人网络财富等等。这些行为均以反社会的面目出现,折射出了大学生内心的自私占有心理和破坏心理。据资料显示,“有48.7%的男生光顾过黄色网站,有14.3%的女生接触过黄色信息”,有66.1%的学生不认为诚实守信是网上最应该具备的基本道德品质。可见,网络道德的缺失最终将导致这些学生道德认识模糊,道德情感淡漠,道德意志薄弱,道德行为失范,大学生的品德心理在虚拟的网络社会里畸形发展和扭曲。

  最后,网络道德失范导致学生素质下降,校园不稳定因素增加。网络资源的丰富与快捷使得一些学生巧走捷径,放弃了刻苦钻研,滋长了弄虚作假和急功近利的心理,养成浮躁的学风。有的学生为了投机取巧,公然在网络上寻人替考或是替人代考,败坏了学风;有的学生为了沽名钓誉,不惜违背学术道德,利用网络下载他人的研究成果,这种剽窃行为践踏了学术尊严,加剧了学术腐败,导致学生品德素质和学术水平急剧下降。此外,网络聊天室、bbs中不健康甚至反动的言论屡见不鲜,更有些学生将网络犯罪、黑客行为看作是一种能力的体现,争相效仿。网络道德失范带来的不稳定因素是新时期校园安全的另一大隐患。

二、防范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对策探讨

  1、优化网络文化环境 校园网络文化是一种开放性、互动性的文化,它在当今信息社会对学生的影响普遍而又深刻,因此必须将其纳入校园文化的整体范畴之内。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必须利用网络的吸引效应,围绕大学生这个年轻群体,针对他们身心特点开展一系列健康的校园文化、科技活动,努力将学生的聪明才智引导到科技创新中去,在科技创造活动中陶冶情操,提升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增强辨别和抵制不良信息的能力。其次,引导学生参与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和管理,让学生以管理者的身份来对待网络问题。亲身的参与不仅能强化大学生的网络自律意识和道德观念,而且还能提高网络的自我教育功能。

  2、加强制度建设 道德原则和舆论能够在道义上约束和规范人的举止,却不能惩罚超越道德界限的不法行为,要真正遏制网络道德失范和网络犯罪现象,必须依靠强有力的法律法规。面对网络建设的严峻形势和迫切需要,各种网络法规、条例相继出台,对维护健康的网络环境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还必须不断健全网络法制建设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同时对利用网络进行诈骗、偷窃、发布虚假消息、传播色情、制作病毒等违法、犯罪行为,还需加大打击惩治力度。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减少网络不良道德行为的发生。

    科技的发展呼唤着道德的进步,加强网络管理,净化网络环境,重视我们大学生的网络道德缺失问题,这是一项现实而紧迫的任务,任重而道远。